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参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一驾驶人员岗位职责,得出本题正确

下一题上一题

驾驶人员在出车前若发现制动或转向不灵、喇叭不响或灯光不全、证件不全等现象,应拒绝出车。 ( ) 相关内容:

有机过氧化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分解时的生成物为( ) ,容易引起爆炸。 爆炸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固体剧毒物品、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品和有机过氧化物应使用厢式货车运输。 (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的重要依据,具有确定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和( )的作用。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规定,危险货物品名的“编号”采用联合国编号,即4位数编号。 (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作物理变化。 ( )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时,无论使用何种材质的容器,只要能确保不破损即可。 ( ) 依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不按照规定携带( )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 元以上200 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途中,易燃液体发生燃烧,都应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喷淋灭火。 ( ) 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木桶,一般规定容积不得超过( ) ,净重不得超过5Okg。 氨极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窒息死亡,属于有毒气体;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 )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大部分毒性物质着火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扑救时,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处,并戴好防毒面具。( ) 国标《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把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分为主标志和副标志两类。 ( ) 道路运输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的车厢,不得有任何酸类及煤屑、木屑、硫磺、磷等可燃物的残留物,车厢必须干净。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靠货垛时,应听从作业区指挥人员的指挥,车辆与货垛之间要( )。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时,驾驶人员不能在车辆附近随意使用明火。 ( ) 一种危险货物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质的,包装上可以只有表明该货物主特性的主标志。 ( )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水进行扑救。 ( ) 装运液化石油气的罐车,当罐车内温度达到( ) 时,应采取遮阳或罐外冷水降温措施。 装卸气瓶时,在同一车箱内不准有( )人以上同时往车上装瓶。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以及监督管理,适用国务院令第442号《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 ) 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固体,应使用( )运输。 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9 类当中的 ( )类。 液体的沸点越低,越易汽化,越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危险性( )。 车辆在装运易燃易爆危险货物时,应使用( )防护衬垫。 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是承运人制作( )的依据。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货物车辆必须将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拖地,但空车时可以不接导静电橡胶拖地带。 ( ) 运油车罐体两侧要有明显的( )字样。 毒性物质氛化物发生火灾时,应用( )扑救。 从业人员装卸、运输毒性物质前后,禁止( )。 道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车辆,应符合《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 。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GBI3392-2005) 规定,车辆载质量不同,标志牌大小尺寸也不同。(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