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车辆工属具及安全设施配备要求中明确提到:“根据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安全防护设备,其功能、数量应与危险货物性质相匹配、能满足应急需求”。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当根据所运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必需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 ( ) 相关内容:
氰化物遇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气体氢化氰,着火时,不得用( )扑救。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
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条例。( )
装车完毕后车辆起步前,( )应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起步。
道路运输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时,必须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配备防毒面具。 ( )
气体的爆炸范围越大,则其燃烧的可能性越大。( )
制订“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训练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的基本技能。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即有可能会引起泄漏、污染、爆炸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因此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只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管理。 ( )
装运毒性物质时,必须携带劳动防护用品及防散失、防雨等工、属具。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指使用专用车辆,通过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的作业全过程。 ( )
装有危险货物的专用容器可使用栏板货车运输。( )
氨气和氯气可以混装和混储。 ( )
液体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时,应使用( )保护面部。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GB13392-2005) 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分为标志灯和标志牌两类。( )
动物致死所需某毒性物质的摄入量(或浓度)越小,则表示该毒性物质的毒性( )。
氯气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2.5体积的氯气。氯气瓶漏气时,( )或迅速将其推入水池,或用潮湿的毛巾捂住口鼻,以减轻危害。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靠货垛时,应听从作业区指挥人员的指挥,车辆与货垛之间要(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氯气泄漏在空气中会( )沿地面扩散,使地面人员受害
装卸气瓶时,在同一车箱内不准有( )人以上同时往车上装瓶。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体一侧的适当部位,喷写“罐体下次检验日期:XXXX 年X月”字样,以提示到期进行强制性检测。
国际标准的集装箱(20ft 、40ft ) ,是以( )尺寸来划分规格的。
盛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未经清洗、消毒处理的,必须按( )条件办理托运。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按照《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13392-2005)的要求,使用危险品标志灯、标识和标牌。 ( )
道路运输易燃液体的驾驶人员不得随身携带火种,可穿着一般工作服和工作鞋。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 ( )
拖挂罐体车是将罐体永久固定在挂车上,与挂车不可分离,牵引车与挂车可分离。 ( )
当爆炸品发生撒漏时,( )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
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是承运人制作( )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