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相关内容:
运输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应在车辆两侧各增加一块标志牌,悬挂位置一般(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 GB13392-2005) 规定,标志灯应该是荧光的,标志牌应该是反光的。(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随车携带《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 ( )
( )和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务院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
道路运输容易升华、挥发出易燃、有害或刺激性气体的危险货物时,应保持车厢封闭良好。 ( )
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目的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办理( )。
当酸性危险货物大量泄漏后,应首先采用( )处理。
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应拨打( )号码电话。
装卸危险货物过程中,需要移动车辆,应先( ) ,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移动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大部分有毒气体能溶解于水,遇有泄漏时,若无法控制,可将气瓶推入( ) ,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处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GB13392-2005) 规定,车辆载质量不同,标志灯大小尺寸也不同。( )
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20吨。 ( )
危险货物在运达目的地后,收货人因故拒收货物,导致危险货物无法及时卸货,若发生任何事故,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均不需承担责任。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 ( )
装运毒性物质时,必须携带劳动防护用品及防散失、防雨等工、属具。 ( )
道路运输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应按《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作物理变化。 ( )
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 ( )
电石颗粒溅入眼睛内,应先用蘸( )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后,再用水冲洗。.
乙炔钢瓶经火烤以后( )。
专用罐车按其罐体承受工作压力大小,分压力罐车和常压罐车。 ( )
装有危险货物的专用容器可使用栏板货车运输。( )
托运凭证运输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可以不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当根据所运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必需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 ( )
当( )着火时,禁止使用砂土覆盖。
含氰基的化合物叫氰化物,大多数氰化物属( ) 物质。
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等。
道路运输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的车辆,需要在每次运输后进行及时、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 )
氧几乎能与所有的元素化合。油脂在纯氧中的反应要比在空气中剧烈得多,所以氧气瓶(包括空瓶)( )。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医疗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 ( )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不得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确需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的,应当事先向当地( )报告,由其指定行车时间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