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碳化钙(电石)

B、汽油

C、乙醇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装卸钢桶包装的碳化钙时,应确认包装内有无填充保护气体。

下一题上一题

装运( )时,应先了解包装桶内有无充填保护气体。 相关内容:

从业人员进入危险货物作业现场,开启仓库、集装箱和封闭式车厢时要先( ) ,以保障作业安全。 道路运输酒精过程中,酒精的主要危害是(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途停车住宿或者遇有无法正常运输的情况,不向当地( )报告的,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 ( ) 道路运输剧毒危险货物时,驾驶人员中途不得( )。 用两块苫布覆盖车厢内的危险货物时,中间接缝必须( )。 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条例。( ) 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当保障安全,依法运输,诚实信用。 ( ) 装运易燃液体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若发生故障,在维修时应严格控制( )。 当爆炸品发生大量撒漏时,应( )方式处理。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时,驾驶人员在24 小时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小时。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分为6.1项毒性物质、6.2项感染性物质。 ( ) 罐式货车是将罐体固定在载货汽车的底盘上。罐体也可与车辆分离。 ( ) 氢气不能与任何( )混储、混运,尤其是不能与氧气、氯气混储、混运。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即有可能会引起泄漏、污染、爆炸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因此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 ) 因铁制容器坚固,可以有效保护货物不受损坏,故所有危险货物均应用其包装。 ( ) 每一种危险货物对应一个编号,每一个编号只对应一种危险货物。 ( ) 毒性物质的颗粒( ) ,越易引起中毒。 当爆炸品发生撒漏时,( )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 硫磺在燃烧时产生( )和刺激性气体,扑救时必须注意带好防毒面具。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医疗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 ( ) 扑灭易燃液体着火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 ) 装卸硫磺时,不小心皮肤接触,可用( )处理。 道路运输易燃液体,车上人员不准( ) ,车辆不得接近明火及高温场所。 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比无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更( )分解;分解的产物几乎都是气体或易挥发的物质,再加上易燃性和自身氧化性,分解时易发生爆炸。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的重要依据,具有确定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和( )的作用。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 GB13392-2005) 规定,标志灯应该是荧光的,标志牌应该是反光的。( ) 道路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灯应安装在( )位置。 从业人员装卸、运输毒性物质前后,禁止(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出车前应检查随车必备的( )是否齐全有效。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 )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 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故用水来扑灭有机物燃烧的火焰通常无效,而应该用二氧化碳、泡沫或卤剂来扑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