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隔热、防潮
B、密封
C、防尘
正确答案:A
分析:参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在装运时应采用隔热、防潮措施。
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在装运时应采用( )措施。 相关内容: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 ( )
国家实行( )登记制度,并提供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信息支持。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应每隔( )小时检查一次。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根据气体在运输中的主要危险性把第2类气体分为2.1项易燃气体、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2.3项毒性气体。 ( )
氰化物遇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气体氢化氰,着火时,不得用( )扑救。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即有可能会引起泄漏、污染、爆炸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因此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 )
储运金属钠时,通常将其放入煤油或石蜡等矿物油中,主要是为了( )。
装卸硫磺时,不小心皮肤接触,可用( )处理。
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以放出氧而引起其他物质的燃烧。 ( )
驾驶人员在出车前若发现制动或转向不灵、喇叭不响或灯光不全、证件不全等现象,应拒绝出车。 ( )
根据所装运危险货物的特性,运输车辆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 )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过程( ) ,应注意安全防护。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 危险货物分为( )类。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
大部分固态或液体氧化物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氧气,故在装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水。 ( )
运输( )时,车辆的排气管必须安装阻火器和导静电拖地带
危险货物可以与普通货物适当混装运输。 ( )
根据包装性能的要求,严密封口可分为气密封口、牢固封口和( ) 3 种。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GBI3392-2005) 规定,标志灯按安装方式分为磁吸式、顶檐支撑式、金属托架式3 种。 ( )
盛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未经清洗、消毒处理的,必须按( )条件办理托运。
不得使用运输毒性物质的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运输(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7类放射性物质不分项。 ( )
毒性物质氛化物发生火灾时,应用( )扑救。
当( )燃烧时会产生剧毒的五氧化二磷等气体,扑救时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毒面具。
物质总是以一定的形态而存在的,主要有固态、气态和液态3 种形态。 ( )
当爆炸品发生撒漏时,( )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
运输中发现有毒气体气瓶漏气时,根据( )做好相应的人身防护措施。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的重要依据,具有确定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和( )的作用。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应按( )驶入装卸作业区。
危险货物甲醇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