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三篇单元二模块二各类危险货物运输押运安全要求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运送医疗废物和感染性物质的车辆,需要在每次运输后进行及时、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下一题上一题

道路运输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的车辆,需要在每次运输后进行及时、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 ) 相关内容: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中未列出的货物,均可按普通货物运输。 ( ) 道路运输易燃气体途中,若发生燃烧,在灭火同时应迅速将未着火气瓶运至空旷安全处,并用大量水喷淋冷却气瓶,以防止灾害扩大。 ( ) 道路运输易燃液体一旦发生撒漏时,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水稀释处理。 ( ) 在我国现阶段,只要有车、有人、有货就可以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装卸氧化剂过程中,若发生撒漏,应轻轻扫起撒漏物,重新包装,可以同车发运。 (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中的编号采用4 位的联合国编号(UN) ,备注中的编号采用5位的中国编号(CN)。 ( ) 爆炸品通常采用( )灭火。 爆炸品着火时,也可采用窒息法或隔离法灭火。( ) 危险货物二硫化碳发生小量泄漏时,可用( )。 扑救( )危险货物火灾时,扑救人员应先关闭管道或容器阀门,阻止其继续外泄,扩大灾情。 危险货物在运达目的地后,收货人因故拒收货物,导致危险货物无法及时卸货,若发生任何事故,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均不需承担责任。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必须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 ( ) 感染性物质(第6.2 项)是指( ) ,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体,如病毒蛋白等。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 ) 氧化性物质撒漏后,应使用( )工具来收集处。 电石颗粒溅入眼睛内,应先用蘸( )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后,再用水冲洗。. 施行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 )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道路运输毒性物质时,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 道路运输气体的罐车装卸作业时,应按指定位置停车,发动机正常工作,实施驻车制动。 ( ) 道路运输大型气瓶时,车上必须配备防止钢瓶滚动的紧固装置,如插桩、垫木、紧绳器等。 ( )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 危险货物分为( )类。 危险货物甲醇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一般( )适用于装腐蚀性液体。 硝酸钾,又称火硝。无色透明晶体或粉末,溶于水。遇热分解放出氧气,当硝酸钾与易燃物质混合后,受热甚至轻微的摩擦冲击也会( )。 装卸危险货物过程中,需要移动车辆,应先( ) ,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移动 危险货物的分类、分项、品名和品名编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和( )执行。 盛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未经清洗、消毒处理的,必须按( )条件办理托运。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道路运输腐蚀性液体货物,可选用专用罐车或罐式集装箱。 ( ) 夏季高温季节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按有关部门和当地规定的作业时间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 )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 ) 扑救。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人员应该掌握的业务知识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