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温控装置
B、隔离电火花装置
C、冷却装置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三易燃液体中指出: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车辆蓄电池应有隔离火花。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车辆蓄电池应有( )。 相关内容:
道路运输易于自燃物质时,要注意避免这类物品与空气接触。 ( )
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着火时,不得用水灭火,应采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 )
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20吨。 ( )
在运输易燃液体过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是易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混合,引发燃烧和爆炸。 ( )
危险货物以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 ( GB12268-2005) 为准,未列入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
在托运危险货物时,托运人必须向承运人提供该危险货物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 )
引起某爆炸品爆炸所需的起爆能量越小,该爆炸品的敏感度越高,危险性也越小。 ( )
运输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应在车辆两侧各增加一块标志牌,悬挂位置一般( )。
堆码货物时,桶口、箱盖一般应朝上。允许横倒的桶口及袋装货物的袋口应( )。
从业人员进入危险货物作业现场,开启仓库、集装箱和封闭式车厢时要先( ) ,以保障作业安全。
罐体改装其他液体,必须经过清洗和安全处理,其污水应排入下水道内。 ( )
装运易燃液体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若发生故障,在维修时应严格控制( )。
托运凭证运输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可以不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的要求。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为4.1 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危险货物金属钾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处于较高压力下使用的是( )包装。
扑灭易燃液体着火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 )
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因此在装运过程中应重点防止上述3 项传播途径。(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GBI3392-2005) 规定,标志灯按安装方式分为磁吸式、顶檐支撑式、金属托架式3 种。 ( )
硝酸钾,又称火硝。无色透明晶体或粉末,溶于水。遇热分解放出氧气,当硝酸钾与易燃物质混合后,受热甚至轻微的摩擦冲击也会(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即有可能会引起泄漏、污染、爆炸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因此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 )
道路运输腐蚀性物质前,应认真检查货物包装和容器封口情况,严禁运输无外包装的腐蚀性物质。 ( )
危险货物精萘着火时,宜用( )灭火。
道路运输易燃物体作业现场必须严禁烟火,作业现场应划定警戒区,一般半径( ) m 内不得有热源或明火。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分为6.1项毒性物质、6.2项感染性物质。 ( )
液体物质的受热膨胀系数较大,加上易燃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装满易燃液体的容器受热后蒸气压增大,往往会造成容器胀裂而引起液体外溢。因此,易燃液体灌装时容器内应(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
道路运输有机过氧化物、感染性物质可选用没有控温装置的厢式车型。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要求,禁止使用移动罐体(罐式集装箱除外)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 )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