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危险货物运输包装标志指出:如有一种危险货物除主要危险性外,还具有比较重要的次要危险性,应分别贴有相应的主要危险性和次要危险性标签。

下一题上一题

一种危险货物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质的,包装上可以只有表明该货物主特性的主标志。 ( ) 相关内容:

危险货物精萘着火时,宜用( )灭火。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 车辆在装运易燃易爆危险货物时,应使用( )防护衬垫。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易燃液体正常装卸作业中流速不宜超过(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运输、装卸已有水渍、雨淋痕迹的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具有一些特殊的安全设备,如(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 )、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 )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次要危险性类别。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3类易燃液体不分项。 ( ) 装运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时,若发生包装破损,撒漏物( )。 气体的爆炸范围越大,则其燃烧的可能性越大。(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即有可能会引起泄漏、污染、爆炸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因此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 ) 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比无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更( )分解;分解的产物几乎都是气体或易挥发的物质,再加上易燃性和自身氧化性,分解时易发生爆炸。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行驶中,严禁( )。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规定,危险货物品名的“编号”采用联合国编号,即4位数编号。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的要求。 氨极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窒息死亡,属于有毒气体;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 )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危险货物时,应采取防止车辆( )的有效措施。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 危险货物分为( )类。 酸与碱不可以混装,氧化剂与还原剂( )进行配载。 道路运输硫酸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物质在发生自燃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自燃点。自燃点越低,其发生燃烧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 毒性物质沸点( ) ,越易引起中毒。 罐车装卸时,现场人员应站在( )处,密切注视进料情况,防止货物溢出。 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的车辆,必须具备有效的( )设备。 散装煤焦油沥青在高温季节应在( )时间段进行运输装卸作业。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罐车,其罐体必须( )时间进行一次检测。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雨天、雾天行驶时,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