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安部门
B、质检部门
C、交通部门
正确答案:A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托运人托运剧毒危险化学品,未向公安部门申请领取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擅自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托运人托运剧毒危险化学品,未向( )申请领取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擅自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内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途中,易燃液体发生燃烧,都应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喷淋灭火。 ( )
运输车辆必须在驾驶室安装便于驾驶人员能随时操作切断电源的总开关。 ( )
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等。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应按( )驶入装卸作业区。
气瓶应尽量采用直立运输,直立气瓶高出栏板部分不得大于气瓶高度的( )。
当炸药内混入坚硬物质如玻璃、铁屑、砂石等时,则其撞击感度增加,危险性降低。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 ( )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水进行扑救。 ( )
当酸性危险货物大量泄漏后,应首先采用( )处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体一侧的适当部位,喷写“罐体下次检验日期:XXXX 年X月”字样,以提示到期进行强制性检测。
赤磷着火点比黄磷高得多,易燃( )。
某类危险货物除具有主要特性外,还具有一些次要特性,也称为副特性,即次要危险性。危险货物的副特性( )酿成大事故。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随车携带《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 (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的重要依据,具有确定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和( )的作用。
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当保障安全,依法运输,诚实信用。 ( )
道路运输腐蚀性液体、剧毒液体、易燃液体应使用专用罐车。 ( )
道路运输易燃液体的驾驶人员不得随身携带火种,可穿着一般工作服和工作鞋。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指使用专用车辆,通过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的作业全过程。 ( )
对毒性物质的撒漏物不能任意处理,以免扩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处于较高压力下使用的是( )包装。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应每隔( )小时检查一次。
托运人在托运的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或者将危险货物匿报、谎报为普通货物托运的,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8类腐蚀性物质不分项。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不分项。 ( )
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 )的,由交通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国务院规定,由( )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
装卸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剧毒品时,装卸机具应按小于额定负荷的( )使用。
国家实行( )登记制度,并提供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信息支持。
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