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需要采取严密包装的货物是( )。 相关内容:
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着火时,不得用水灭火,应采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 )
从事爆炸品、剧毒性物质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要有公安部门的政审材料。 ( )
道路运输硝酸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中,图示标志名称为“此处不能卡夹”,表明装卸货物时此处不能用夹钳夹持。( )
遇水反应的腐蚀性物质(如三氧化硫)都能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剧烈反应,并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当满载这些物品的容器遇水后,则可能因漏进水滴而猛烈反应,使容器炸裂。所以尽管没有给这些物品贴上“遇潮时危险”的副标志,其防水要求也应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3 项)(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为4.1 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根据所装运危险货物的特性,运输车辆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 )
压力专用罐车的罐体必须每年定期进行( )次检验。
不得使用运输毒性物质的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运输( )。
具有氧化性的货物,可以使用有机材料作为衬垫。( )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 ( )
质检部门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 )
天然气(含甲烷,液化的),别名液化天然气,天然气( )。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时,驾驶人员不能在车辆附近随意使用明火。 ( )
施行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 )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区域,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易燃液体的蒸气浓度越大,毒性( )。
火灾发生的三大要素是( )
道路运输大型气瓶行车途中,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防止气瓶因惯性作用而造成事故。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规定,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 )
如果一种危险货物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那么在运输此类物质时,应在包装上分别标有主次两种危险性标志。 ( )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资质,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企业,由( )依据职责对其进行处罚。
装车完毕后车辆起步前,( )应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起步。
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故用水来扑灭有机物燃烧的火焰通常无效,而应该用二氧化碳、泡沫或卤剂来扑救。( )
酒精能缓解毒性物质引起的人体病态症状,所以饮酒可作为抢救毒性物质中毒的措施。 ( )
国家实行( )登记制度,并提供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信息支持。
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 )不需要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
氢气不能与任何( )混储、混运,尤其是不能与氧气、氯气混储、混运。
危险货物以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 ( GB12268-2005) 为准,未列入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
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未取得危险货物运输( ) ,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企业,由交通部门依据职责对其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