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固体

B、氧化剂

C、液体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氢气不能与任何氧化剂混储、混运,尤其是不能与氧气、氯气混储、混运。

下一题上一题

氢气不能与任何( )混储、混运,尤其是不能与氧气、氯气混储、混运。 相关内容:

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规定,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 ) 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 )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从业人员装卸、运输毒性物质前后,禁止(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到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条件的企业进行维修。 ( ) 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 )引起燃烧。 镁粉发生火灾时,应使用( )灭火。 道路运输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应按《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 当炸药中混入惰性物质(如石蜡、硬脂酸、机油等)时,则其撞击感度降低,危险性也( )。 爆炸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固体剧毒物品、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品和有机过氧化物应使用厢式货车运输。 ( ) 根据所装运危险货物的特性,运输车辆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 )、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如果一种危险货物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那么在运输此类物质时,应在包装上分别标有主次两种危险性标志。 ( ) 运输盛装碳化钙(电石)的钢桶中通常充入( ) 稳定剂,确保运输安全。 依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不按照规定携带( )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 元以上200 元以下的罚款。 气温( ) ,毒性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同时还会增加毒性物质的溶解度和加剧人体呼吸的次数,从而增加毒害品进入人体的可能性。 夏季高温季节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按有关部门和当地规定的作业时间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 ) 在《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2 类危险货物(气体)按化学性质分为3 项,分别是(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仅是物质的外形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称作化学变化。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无权拒绝运输、装卸不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定的危险货物。 ( ) 扑救( )危险货物火灾时,扑救人员应先关闭管道或容器阀门,阻止其继续外泄,扩大灾情。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中的编号采用4 位的联合国编号(UN) ,备注中的编号采用5位的中国编号(CN)。 ( ) 物质在发生自燃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自燃点。自燃点越低,其发生燃烧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 任何一种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时均可用水施救。( ) 一般地,液体的相对密度是以水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小于1 的液体会浮在水面上,如汽油。 ( ) 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吸附和缓解作用。( )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中未列出的货物,均可按普通货物运输。 ( )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 )制度。 道路运输大型气瓶时,车上必须配备防止钢瓶滚动的紧固装置,如插桩、垫木、紧绳器等。 ( ) 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单位的 ( ) ,应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全面负责。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车辆,必须配备导除静电装置。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靠货垛时,应听从作业区指挥人员的指挥,车辆与货垛之间要(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