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88年8月1日
B、2005年8月1日
C、2002年3月15日
正确答案:C
分析:此条例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规定,于2002年3月15日正式实施,在2011年2月16日通过修订案。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 )起施行。 相关内容:
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的任何情况,雷管和炸药都( )。
道路运输感染性物质后的车辆应自行清洗、消毒。(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应按( )驶入装卸作业区。
从火场上救出的气瓶,如没有发生泄漏等情况,待( )可以继续运输。
在《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中,可查到表示危险货物危险程度的包装类别(I 、Ⅱ 、Ⅲ 类)。 ( )
从业人员装卸、运输毒性物质前后,禁止( )。
爆炸品的运输包装必须进行专用包装。 ( )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柠檬黄色,图案:黑色)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按《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规定的危险货物的类、项和车辆载质量分型。 ( )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 )。
任何一种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时均可用水施救。( )
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条例。( )
道路危险货物车辆夏季运输气体钢瓶时,当气瓶内的温度可能高于40℃时,应对瓶体实施遮阳、冷水喷淋、降温等措施。 ( )
装有危险货物的专用容器可使用栏板货车运输。( )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度物。 ( )
运输盛装碳化钙(电石)的钢桶中通常充入( ) 稳定剂,确保运输安全。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8类腐蚀性物质不分项。 ( )
运输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应在车辆两侧各增加一块标志牌,悬挂位置一般( )。
易挥发出易燃、有害及刺激性气体的危险货物装卸作业现场,应保持良好通风,防止中毒和燃烧爆炸。 ( )
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规定,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 )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过程( ) ,应注意安全防护。
不得使用运输毒性物质的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运输( )。
只要技术等级为一级的营运车辆,就可进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大部分有毒气体能溶解于水,遇有泄漏时,若无法控制,可将气瓶推入( ) ,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处理。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是承运人制作( )的依据。
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包装,并向( )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情况。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 ( )危险性类别。
道路运输酒精过程中,酒精的主要危害是( )
大部分固态或液体氧化物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氧气,故在装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水。 ( )
压力容器罐车在运输途中,应密切注视容器的( )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排除故障后,继续运行。
火灾发生的三大要素是( )